打印 频道

[视点]厂商鹤蚌相争 消费者受益几何?

    【IT168 市场直击】在市场上,总会有各家公司的恩恩怨怨。哪家公司的市场份额大?或者哪家公司是市场元老,或者不知从哪个角落又冲出一匹黑马。市场上风云变幻,江湖水深!在打印机与耗材市场,惠普的老大地位已经开始动摇,面对各家对手,惠普公司疲于应付。中国有句古话:“鹤蚌相争,渔翁得利!”。在耗材竞争日趋严峻的今天,消费者能从“乱”中得到些什么呢?


    一、 惠普的优势不再明显

    纵观全球IT市场,可谓是“风云变幻”。在技术、市场等变数不断消涨的过程中,惠普的优势已经受到削弱。

    目前对惠普来说,其最大的敌人就是戴尔。不可否认,戴尔公司的经营手段确实有一套。在当年的PC大战时代,凭借低成本直销,戴尔成为全球最大PC制造商,因为它的电脑售价比对手更便宜,凭借低成本直销,戴尔在PC市场上就能呼风唤雨,因为它在定价上拥有更大的发言权,你如果跟它居于同一价位,它能赚,你就得赔。戴尔总是能以足够少的成本推出新产品,而且总是能赚到比较高的利润,正是凭借这种"以超低成本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运作模式",戴尔无往而不胜。有心的读者或许会发现,其实戴尔除了电脑市场上努力之外,已经开始进军掌上电脑领域,这也说明DELL正在扩张,正在用自己在PC行业的成功经验去占领其它市场!

    当戴尔公司正在打低价牌来占领市场时。将自身PC业务出售给联想的IBM也进入了打印机领域,IBM宣布在大陆市场推出全线兼容惠普打印机的硒鼓,与惠普的原装硒鼓相比,不仅购买成本可以节省15%至40%,而且打印质量“毫不逊色”。几家老PC厂商都已经开始打惠普的主意了,自然那些老打印厂家只会更加变本加厉!

    二、专用耗材已经不再是必然选择

    通用和专用是一件比较有意思的事情,就拿电脑与打印机做个比较。在装机的时候,我们为自己购买了一块主板,只要达到标准,我们就可以为自己随意选择自己喜欢的硬盘,用户拥有选择的权利。但是打印机就不一样了,打印机厂商们喜欢用户“从一而终”。你今天买了我的打印机,以后就得一直用我的墨盒!而且墨盒的价格很高,让消费者觉得买不起,于是也就有了专用墨盒与兼容墨盒之争,专用墨盒往往只能使用一次。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其实耗材这个耗字不加以限制将大大消耗掉地球的资源!正如同无纸办公的兴起,而一次性电池正在逐步被可充电电池取代,耗材也一样。

    说到这儿不由让我们想起,针式打印机时代的色带可以任意更换,但是为什么品牌厂商的墨盒就不可以重复灌墨使用呢?像欧洲议会已经形成有关WEEE法令,对一切阻碍循环再利用的做法宣布为非法。而在中国这个趋势也开始慢慢展现出来。当一项政策开始限制厂商的作为之时,消费者选择的权利将进一步得到保障。

    三、厂商的激烈竞争给消费者的启示

    竞争常常是这样的:"给你一个新选择!",在保证效果的前提下,消费者会尽量压缩办公成本。读懂厂商之间的竞争,也是消费者一种无形的"知识经济"。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就是要从结果来选择自己所需的产品,不要随意去听广告。因为广告只是吹牛,或者片面之言,在业界有少专业的评测机构,这些评测机构的测试是非常专业的!一个消费者如果看看这些专业机构的指标就可以从中得到不小的启示。
   
    下面笔者就列举一番,单页打印速度。一个公司共用N台打印机往往是现实的选择,如果你急着想拿到自己的打印稿,不妨就请公司在购买打印机时多考虑一下打印速度。而单页打印成本对于用户来说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其往往就是形容一个墨盒(或者硒鼓)可以打印多少张纸。从2002年以来,价格战已成为中低端打印机市场竞争的主旋律,主流产品价格大幅下调。

    “价格面前人人平等”,在日趋激烈的价格竞争中,品牌、服务、性能等指标让位于价格,各厂商平起平坐,无可奈何地接受用户的选择。这些都迫使厂商向着用户需要的方向努力,比如现在成本控制已成为厂商竞争的有力砝码。在保证低价的情况下,如何尽量降低成本!这些对于消费者来说,都是一件好事,毕竟我们的耗材价格正在一点点的降。

0
相关文章